11/30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质量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11月25日,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主办的2022年信用体系研讨会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主题是“以信用记录打通工程建设全链条监管、用信用数据赋能智慧城市精细化治理,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信用官田京海出席参加了本次探讨会,并以《政府监管性信用评价的全国通用型与区域行业型的应用分析》为主题做了专题报告。
本次研讨会共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各有关单位、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及其附属机构信用工作负责人员、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代表性企业的150多名专家学者线上参加,超过4万名行业人士线上观看。研讨会围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全链条推进信用新型监管机制;信用体系建设机制与技术创新进行展开探讨。主要内容包含了政策与机制、信用技术、信用应用及信用人才建设四大方面,众多专家为住建领域信用监管机制的完善提供了建议和思路。田京海主要从信用评价在信用建设中的作用、全国通用型政府监管性信用评价模式概述以及住建领域区域行业型信用评价案例分析三大维度进行了分析探讨。
田京海先生首先强调了信用评价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防范化解风险持续起着关键作用,分别介绍了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指标及方法(通用版)》、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的《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企业信用风险分类评价规范》、国家市监总局的《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标准》三个具有对市场主体全覆盖、标准化、公益性的全国通用型政府监管性信用评价模式;再以《北京市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市场行为信用评价标准》为案例,分析了住建领域区域性行业型信用评价模式,以及与全国通用型政府监管性信用评价模式的差异与互补性;最后,提出了构建住建领域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信用评价模式的建议。
住建行业是中科大脑信息化和信用体系建设的优势领域,自2010年以来,公司从住建行业数据融合和业务协同的角度,深入探索行业的信息化发展,逐步引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应用等先进技术,围绕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企业资质和人员资格全生命周期管理三条业务主线,搭建了住建行业“321”信息化建设模式,并形成以工程监管、住房保障、信用评价、资质审批、决策支持、服务门户及数据中心等多个具有应用示范效果的解决方案,成功向北京市、海淀区、西城区、东城区、石景山区、河北省、天津市等地进行推广,形成了以京津冀为核心区域,逐步向其他区域拓展的产品推广模式。“十三五”期间,随着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立的不断深入,以及大数据在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决定性作用,公司提出了运用大数据和BIM技术,构建“以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为核心,围绕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住建行业智慧大脑创新体系”。进入“十四五”时期以来,公司以住建大脑为驱动,运用智慧化手段和创新模式,深化数字建设、住房保障、信用体系等重点领域的解决方案和应用产品,推动新城建和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建设,以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献出“大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