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2月7日,区委书记于军,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合生共同为海淀(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智能运营指挥中心揭牌,标志着海淀(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智能运营指挥中心(IOCC)系统正式上线启动。于军书记对IOCC的正式启动表示祝贺,对区城管指挥中心、城市大脑专班、城市大脑平台公司中科大脑及相关企业的合力创新、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于军书记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海淀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关键之年。他强调,海淀要坚定不移推动城市大脑在改革创新领域先行先试,进一步升级完善“大城管”工作体系,全力为城市治理精细化、科学化、智慧化赋能助力,擦亮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名片,不断开创海淀区智慧治理、智慧民生、智慧发展的新局面。
区领导吴计亮、梁爽、沙海江参加揭牌活动。
中科大脑作为海淀城市大脑建设运营平台公司,赋能海淀城市大脑做到了三个“国内首次”:国内首次将数字孪生引擎实际应用于城市级管理运营,国内率先实现城市级多元异构数据的融合应用,国内首创基于业务场景的人机智能交互工作模式。
作为海淀城市大脑的具象化体现,IOCC对整个城市大脑的建设发展将起到关键的“聚合与牵引”作用,是了解全区情况和一线状况的驾驶舱,是支撑全区业务工作、调度各类资源的智慧中枢,是统领和牵引城市治理各领域共建,服务各项业务、实现手段提升的总集成,是激发社会共治,引领政府侧与企业侧、公众侧协同配合,搭建“创新合伙人”关系的总平台。
以前受场地、技术等条件制约,城市管理者在指挥调度时有三大痛点:
01、“见得着人见不着事”,能面对面通话,却不能同步看到问题现场。
02、“听得着事看不着数”,能听到事情的汇报,却不能同步看到更详尽的数据信息,或者为了看数据需要一个一个系统去看去找。
03、“用得到数汇不成‘智’”,通过指挥调度形成的方法和经验都存在了人的脑子里,系统只会执行,因人而异、重复劳动等情况难以避免。
现在,IOCC通过全视角、全要素的功能支撑,创造一块海淀的“智慧屏”,可将多渠道接入的数据进行灵活展示,以全域视角一屏尽览海淀全局。其全量的数据资源调度能力,能够通过全链条的功能支撑,建造海淀的“数据港”,目前已接入6000万条数据,已共享给委办局30万条数据。
作为海淀城市大脑“中枢”,IOCC在国内首次将数字孪生引擎实际应用于城市级管理运营。由海淀城市大脑建设运营平台公司中科大脑整体承建,融合中关村科学城的多家科技企业的先进技术,近乎真实的还原现实世界的地形、道路、建筑、植被等场景。数字孪生引擎广泛应用在园区、交通、水务、港口、机场、地产等专业领域。
作为海淀城市大脑重要创新应用场景之一,智慧能源版块整体布局分为能源总览,“电+N”专题分析,典型场景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可以不断更新迭代的场景应用,助力城市管理的支撑应用和价值提升。并从电力视角研究并构建施工工地用能监测、住宅空置监测、群租房预警等辅助海淀城市大脑及住建委等相关委办局开展多维监测管控、研判决策。
海淀的城市治理历经:“人拉肩扛人海战”的1.0阶段,“系统辅助人干事”的2.0阶段,“系统学会干人事”的3.0阶段。
而未来的4.0阶段,“系统干事人想事”,是海淀城市治理正在努力前进的方向,也是中科大脑,作为海淀城市大脑建设运营平台公司,不断创新的动力之源!